记者从东莞市经信局获悉,莞企可在2018年3月26日至12月31日申请“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东莞将一次性给予最高25万元的奖励。企业可在以上时间段通过登录“智造东莞”(http://imdg.gov.cn)注册后申请。目前,东莞已累计有29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认定。
不接受企业联合申报
按照规定,此次“两化融合贯标”项目扶持的范围是以国家“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为切入点,推动企业以管理体系贯标为牵引,实现管理模式创新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打造基于标准引领、创新驱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将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给予奖励,通过评定的企业可一次性获得25万元的奖励。
东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上述资助标准为非固定资助标准,市经信局将根据每年预算规模和实际申报数量,以合理的方式确定受资助项目、单位的数量,以及最终资助或奖励金额。另外,该项目只接受单一企业申报,不接受两个及两个以上企业联合申报。
此次申报奖励的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企业需在2015年12月31日前成立,并在东莞市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其次,此次政策针对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服务业企业;其三,申报企业不存在《关于东莞市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不予资助具体范围的若干规定》《东莞市“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不予资助情况;其四,项目已完工,并在2016年1月1日之后取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证书。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还给申报的企业划定了“红线”。项目申报单位若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则停止拨付财政资助资金,追缴已拨付的财政资助资金,取消单位5年内申报财政资助资金的资格,并处被骗取财政资金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已有29家企业通过认定
东莞某新能源企业在创立之初,信息化运用较为薄弱,导致生产效率不高、良品率低。由于企业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信息流速度远低于实际业务流进程,完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运作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成为企业的必然之选。
在经过“两化融合”建设后,企业的销售业务报价、客户信用评估、合同订单评审、采购订单下达、基本财务报表、业务分析报表等都在系统中直接生成,企业的商流、物流、资金、信息高效同步。据统计,该企业的效率比以往提升了近20%。
这仅是企业通过建设“两化融合”实现高速发展的缩影。记者日前从由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主办的“东莞企业“两化融合”贯标培训启动会”上了解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企业战略转型、管理优化、技术融合、数据应用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成效日益彰显,贯标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平均下降8.8%、经营利润平均增加6.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目前,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总数近5000家,72家央企集团持续推动下属企业开展贯标,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近1000余家。全国31个省市、近300个主要城市、60个细分行业、74000余家企业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近年来正在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的建设。据东莞市经信局透露,东莞自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以来,成效初显,从设备和流程、产品、营销等多个层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截至目前,东莞累计29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