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弱”制约电子电器行业绿色供应链纵深推进
总体看,当前电子电器行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呈现“一强三弱”特征。“一强”是绿色设计能力不断强化,但“三弱”导致了源头绿色设计的优势无法被充分展现。
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建设绿色供应链的主动性弱。绿色供应链建设难度大,从外部看,难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其中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从内部看,不是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建设,几乎企业的所有部门,如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售后等都和绿色供应链有交集,需要在整体统一规划下,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完成业务流程的集成。同时还要设立专门机构,从企业制度、规范等方面专业化建设和管理绿色供应链,这需要得到企业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等一系列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政策,引起了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的关注,但仍未达成共识,加之试点示范、绿色采购等政策激励不足,企业并不能很快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更实际的利益,因此很多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的主动性弱,持观望态度。
生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伙伴关系弱。生产企业的管理要求,最多能传达到一级供应商,究其原因,是目前生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要求与被要求的关系导致的。近年来,生产企业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管理开始制度化与规范化,也取得了成效,供应商的环境意识、产品安全意识、绿色制造水平比以前的确有所提高,但生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供应商提供物料、生产企业对供应商提要求并定期对供应商供给能力进行评估等方面,围绕产品提质升级的相关培训、技术指导与支持等稳固绿色伙伴关系的措施尚未形成常态化,供应商和生产企业之间缺少更深层次地合作,当然更难将生产企业的管理要求和提质升级思路和方法有效在供应链上逐级传递。从调研情况看,只有华为等少数企业和供应商建立了合作研发、培训等长效伙伴机制。国外知名企业在绿色供应链构建过程中,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值得我国企业学习,比如被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兵企业的通用汽车公司,邀请供应商一起组成环境咨询小组,讨论把环境因素融入设计制造过程,促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原料选择、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等方面都不断提升。
无差别征收基金的政策使生产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逆向活动的积极性弱。绿色供应链的逆向生产活动,就是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即生产者延伸责任。2011年我国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商)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对征收标准进行了明确,虽然其中也提到“对采用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设计方案以及使用环保和便于回收利用材料生产的电器电子产品,可以减征基金”,但一直没有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许多生产企业认为,缴纳基金就是履行了生产者延伸责任,对回收废弃产品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不高。无差别收缴基金的手段无法调动生产企业的积极性,生产企业了解产品性能、结构以及原材料资源环境属性的优势没有在回收再利用环节发挥作用。可以说,生产者责任延伸的试点企业,资源化利用和协同创新的试点效果并不明显,即便是建设了回收体系的试点企业,产品回收率仍很低,最新公开的2016年4—12月数据显示,15家参与试点的企业中,电视机的回收率最高达到14.9%,电冰箱的回收率最高为25.92%,空调的回收率最高仅为2.91%,手机的回收率最高仅为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