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279654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基本概念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为内容的活动。如下图所示:
主要问题
一提起5S,大多数人感受到的就是“折腾“、“搞形式”、“大扫除”。因为他们每天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把各个区域打扫的干干净净,各类设施擦拭的明光发亮,比以前多出了不少事情,甚至影响了正常产出。
虽说新的事物,或多或少都会遭到人们的抵触。但不得不说,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5S”,走在了错误的路上。
在我眼里,5个“S“,每个环节有成2大用途。一是目视效果上,人能够感受到的环境上的巨大变化。二是给生产活动带来效率、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其中,目视化效果,能够使现场显得不再零乱,工作环境整洁清爽,给员工、来访客户视觉和感官舒适的体验,赢得外在形象上的好感以及员工士气的提升。直观效益方面,是通过现场工作方法的改变,带来的直接效益。
为什么被人吐槽?因为,人们在短期内过度追求了目视效果,反倒在实质性的直观效益上含含糊糊,并没有直面工作现场“有难度的问题“。
及时止步
目视化方面如果往深里做,会一直细化下去。车间里每一种物料、每个人、每台设备、每个工具都能够无限的做细,直至延伸到办公室、卫生间、文件柜、更衣室…。范围广、实际状况多、标准多、人员多,是一项持续浩大的工程,也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很多企业,高调启动精益变革,从5S这项“基础“工作开始,一直做到办公桌上的水杯和鼠标都要画个定置线,每天对设备和工作区域清扫好几次。每周领导带队,频繁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对生产有直接帮助的效率效益还没触碰到,人员已经疲惫不堪,人心惶惶,把好不容易调动起来的士气消耗的一干二净。对生产革新来说,一个好的开头,留给5S的时间并不多。
“5S”中的目视化方面,应该要有初期的范围和目标,别太高,别贪全,适可而止。最好能把生产区域之外的场所放在后续的持续性计划中,并把无关直接效益的事件尽可能的简化,比如高频次“清扫”与“大检查”等。前期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场的直观效益和行为方式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活水源认证咨询培训服务平台”或“huoshuiyua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