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吧 > 综合类 >

什么是巴氏灭菌?

人们在超市购买乳制品时常常会看到“巴氏”字样,什么是巴氏灭菌?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对生乳进行杀菌?

  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加工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告诉记者,巴氏灭菌法也称巴氏消毒法,是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于1865年发明的,后经改进,用于杀灭啤酒、葡萄酒、牛奶及奶制品等液体中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也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牛奶消毒法。

  国际通用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另一种方法是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损失较多的营养。巴氏消毒法使用较广的温度为63℃—85℃,目前还有使用100℃以下的温度进行杀菌,在广义上也称作巴氏消毒法。

  食品的杀菌方式主要采用热力杀菌。热力杀菌就是把食品密封在容器里放入杀菌设备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其目的是杀死食品中所污染的致病菌、产毒菌及腐败菌,并破坏食品中的酶,尽可能地保持食品内容物原有的风味、色泽、组织形态及营养成分等,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而巴氏杀菌就是热力杀菌的一种。



TAGS: 食品安全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互动专区
问答专区
留言反馈
问卷调查
会员之家
会员动态
会员服务
常见问题
商务合作

010-84279654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