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279654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截至目前,全国认证机构共计470家,有效认证证书175万张,涉及获证组织58万余家;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6327家,年均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但是,目前在一些认证检测领域还存在程序不规范、有效性不高、企业获得感不强、“认证检测乱象”等问题。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点击阅读)。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破除认证检测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实现行业优胜劣汰的重要意义,要把认证检测市场监管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常抓不懈,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
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根据认证检测工作的专业特点和主要流程环节,梳理分析认证检测行业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关键,精准定位,深入开展认证和检测市场监管工作。
重点检查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管理体系、服务和一般工业品认证等自愿性认证领域
● 认证机构买证卖证的违法行为;
● 认证记录与实际不符,对关键过程审核不到位;
● 审核员/检查员擅自减少现场审核时间甚至不到现场;
● 审核员/检查员收取红包,索取不合理差旅食宿费用等。
针对食品农产品认证领域
● 认证机构擅自降低有机认证标准,现场检查避重就轻,产品检测不能覆盖所有认证产品种类,认证决定流于形式;
● 企业伪造、冒用有机认证标志或有机码;
● 有机认证基地使用禁用投入物质等。
针对强制性产品认证领域
● 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
● 认证证书撤销或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继续出厂、销售、进口;
● 伪造、冒用、买卖CCC证书等。
针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机动车检验机构
● 在“三检合一”实施过程中,柴油货车尾气检测弄虚作假、屏蔽和修改车辆环保监控参数以及缺项漏项、重复收费等违法行为;
● 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和监测能力范围、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标准物质使用、监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不符合要求等。
针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 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
● 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开展检验检测活动;
● 未经检验检测或者以篡改数据、结果等方式,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等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认可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
● 超出认可证书规定的检测、校准、检验能力范围开展检测、校准和检验活动;
● 不能够持续保持认可能力范围内的设备和人员能力,影响检测、校准和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要求各级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严格依法履职: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法定职责分工,对辖区内认证检测活动和认证检测结果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并依法对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检查方式,对辖区内认证机构、获证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可通过认证认可综合监管平台和资质认定证书查询平台查询强制性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自愿性工业产品、食品农产品等认证领域的认证机构、获证企业、认证证书以及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建立所属辖区认证检测市场主体名录库,随机抽取检查对象(认证检测机构、获证企业),对问题频发的认证检测机构、区域、行业、产品可加大抽查权重。
严厉查处认证检测违法违规问题,集中开展“认证检测乱象”专项整治: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发现违法违规的认证检测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严肃查处。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增减、遗漏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的认证机构;对篡改数据和出具虚假检测数据和结果,存在违法违规情况的检验检测机构,依法予以严厉查处。
近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针对社会上反映的“认证检测乱象”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尤其要针对“未经批准非法开展认证活动;买证卖证、关键认证环节走过场;认证人员收红包、索取不合理差旅食宿费用;检验检测机构无资质认定证书检测、超资质认定范围检测”等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集中进行整治,坚定去疴除弊,重点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规范的认证检测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