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279654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偏酸性的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想要健康,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这话听着熟悉吧?有多少人曾对此深信不疑?为了保持身体的碱性环境,你买过啥真假难辨的保健品吗?
谣言说得再多,也变不成真的。
11 月 2 日,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处一个叫做罗伯特欧阳(Robert O. Young)的人,赔偿一名癌症患者 1,0500,0000 美元。这个“欧阳”,正是大名鼎鼎的“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
为了推广“酸碱体质理论”,欧阳写书,卖保健品、药物,开诊所,赚得盆满钵满。其实,他早在两年前就承认自己并不是什么微生物学家、血液病专家、医学专家,没有行医资质,连文凭也是买来的假货。此次被打假下架并被罚巨款,是因为欧阳让另一位癌症患者放弃化疗,采用自己独创的碱性疗法——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最终导致癌症发展到 4 期。
随着欧阳社会信用的坍塌,酸碱体质理论也宣告崩塌了!
但在中国,“酸碱体质理论”依然有很多粉丝信徒。看看朋友圈,关于这个概念的伪养生科普文章比比皆是,什么食物是酸性的?酸性食物致癌,你怕不怕?一些保健产品的最大卖点就是吹嘘自己能够纠正人体酸性体质,从而治病防癌。甚至,还有国产的“酸碱体质理论”专家公开登台,称自己才是发明者。
实际上,这种荒诞的理论一出现,就遭到了国内众多医生、科普工作者的迎头痛击,强调它就是一场骗局。最直观的证据是,关于酸碱性体质的理论,压根连一篇像样的文献、一点最简单的研究都没有!但为什么它依然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有人把原罪踢给了资本,但我认为,这种概括未必全面。
当健康产品及服务市场很乱时,某些为了赚钱牺牲底线的商家只是制造问题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治理市场乱象和净化环境的力量严重不足,执法、监督、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才是关键。
胡说八道、乱编滥造者,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和商业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更不要说那些制造“酸碱体质”概念销售产品的企业了。这些谎言重重的产品广告往往可以名正言顺地登陆各类平台。最后,很多受了欺骗甚至伤害的民众,也没有起诉行骗者的欲望和动力,因为消费权益并没有得到高效率的保障。在层层因素的发酵之下,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很多做专业科普的医生有一种普遍的感受:我们是兼职在做科普传播常识,启发民智。但那些骗子在全职生产谣言和谎话,不断给人洗脑。一来一往之间,唤醒了一大批,又被催眠洗脑了一大批,才会造成了今天这种尴尬。甚至,很多时候,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那些弱智的养生保健文章和产品传播更广,培育出大批的粉丝受众。
此次打假“酸碱体质理论”的案例启示我们,执法机构介入监管,履行好职能;媒体负责任传播真相和常识,让理性判断得到传播;消费者积极维权和打假,并能从中得到赔偿,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因素,都是清理养生保健乱象的重要因子,缺一不可。
每一个环节的薄弱和沦陷,都会给这种知识骗子和商人们提供温床,最终受害的还是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