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279654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不光扮演市场准入“守门员”、市场秩序“守夜人”,守住公平正义和质量安全底线;而且应当扮演质量基础设施等市场公共资源的“供货人”、培育优良市场环境的“领航员”,拉升市场主体素质和产品服务质量高线。 《“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提出“健全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中果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措施和办法”“加快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市场监管能力"。2018年1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质量认证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构建市场综合监管执法体制,将认证认可管理职责划入市场监管总局,这为更好发挥认证认可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新型市场监管体制的确立,认证认可在市场监管中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市场准入管理
国际上通常将市场监管分为前市场监管 (销售前)、后市场监管(销售后)两部分,在前市场监管也就是准入管理方面,认证认可是各国设置技术法规、标准等强制性或约束性要求的通行管理方式。
1、强制性产品认证
对涉及安全、健康、卫生、环保的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目前,我国对20大类160种产品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制度,这些产品主要是电子电器、移动通信、机动车辆、装饰建材等消费类产品。通过CCC认证,在消费者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市场领域设立了一道安全闸门。CCC认证制度实施以来,相关产品抽查合格率已由2011年的78.5%提高到2016年的90.3%。
2、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管理
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的第三方机构是质量安全的守门人,近年来由于相关机构不具备应有能力而损害社会公信力的事例屡见不鲜。对这些机构设立资质管理制度,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目前,我国对认证机构设立了审批制度,对检验检测机构设立了资质认定制度。截至2017年底,共批准认证机构403家,检验检测机构3036家。
3、特定领域的约束性能为要求
对于从事涉及人身健康安全、国家和社会公共安全等特定行业的企业、机构、人员,以通过政府法令成政府合同的规定,以认证认可的方式,对其设定应当达到相应前力成资格条件的准入管理要求。比如:某些招投标活动要求投标主体通过质量、环境等管理体系认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9规定从事病原微生物活动的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全质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 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进行司法鉴定的检测实验室应当获得资质认定成实验室认可。
事中事后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借助认证认可手段,对相关产品、服务及其提供者实施后市场监管、是净化市场环境、保障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经营者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认证认可管理纳入统一市场监管体系,将大大增强市场监管能力。
1、产品及服务市场监管
针对产品、服务等认证对象的监督管理,包括CCC产品监督检查、自愿性认证产品监督抽查、服务认证有效性监管等,通过认证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认证机构实施证后监督、获证企业实施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比单纯依靠行政监管手段更有效率,能够更好地保证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安全。
2、生产流通企业监管
对生产、流通企业的动态监管,可以引导企业通过认证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系,并通过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获取对相关企业管理运营的真实信息。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 45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已经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被各政府管理郎门采信。2015年,国家认监委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开展"iso 9001认证在中国企业实施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采购高中,93%的采购商表示他们将获得ISO 9001认证作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依据,98%的采购商对获得认证的供应商生产的产品质量表示“满意”;在接受调查的获证企业中,98%的获证企业认为建立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的投入“值得”或“非常值得。
3、电商领城监管
对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监管,是当前市场监管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而在电商领域推行认证认可(比如开展电商服务认证、电商产品在线验证认证信息等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电商领域因缺少标准规范和管理手段带来治理缺失、信心缺失等难题。国家认监委近年推行良好电商规范认证,帮助电商平台及线上销售企业规范自身管理、提升市场信誉。国家认监委开发的认证认可“云桥”信息共享平台,与阿里、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和自动校验,有效解决了海量信息难以实时监管的问题,落实了源头管控。据统计,通过“云桥”与电商平台的对接每年校验线 上销售产品1亿件次,下线不合格产品300余万件。
4、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
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对于整体市场运行尤其是产品服务质量发挥着传导和放大效应,因此,应把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作为市场监管重要一环。国家认监委对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建立了一系列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包括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和能力验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信息公示和年度托报告、认可机构评审监督、认证认可行业自律管理规范、申投诉调查等制度,形成了行政监管与技术评价、内部监督与外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完整监管链。2017年, 共对存子在问题的4701家检验检测机构、20家认证机构作出处理,分别占机构总数的14%和5%。
市场主体服务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广泛的质量技术服务和贸易便利服务,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资源。国家通过大力发展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服务业,完善认证认可制度和检验检测技术体系,不断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供给水平,优化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
1、认证认可制度及技术服务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制度、标准、技术等认证认可供给体系,满足市场主体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多元需求。如服务质量提升方面,针对食品、消费品、服务推出高端品质认证,针对企业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服务等;服务绿色发展方面,建立统一绿色认证标识体系,实施节能环保认证认可制度,推行有机认证等;服务区域发展方面,支持各地运用认证认可手段打造区域质量品牌,促进地方经济提质升级;服务对外贸易方面,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国际互认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针对贸易技术壁垒提供合格评定解决方案等。
2、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是满足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是检验检测认证资源集聚化、平台化服务的新形态,旨在向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质量技术服务,促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目前,全国陆续建立了15个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截至2016年底,共集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1875家,仪器设备原值约452亿元,创造检验检测服务产值约429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20%,为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了独特作用。
市场诚信建设
认证认可是建立并传递信任的工具,能够促使企业等市场主体注重诚信建设和品牌形象,有效促进市场诚信、社会诚信。
1、企业该信管理体系评价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有些并非技术原因,而是与企业自身诚信管理文缺有关。在食品等行业建立诚信管理规范,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有助于推动高风险产品的行业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能力。
2、社会征信系统采信认证结果
认证认可为社会提供了有关企业及其产品、服务的权威信息,是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合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都纳入了认证证书状态、获证产品抽查结果等认证认可信息。